院士攻打新能源?1月15日至1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协会副会长欧阳明高在电动汽车协会2021年在线论坛上公开表示倒冷水。欧阳院士在讲话中表示,如果有人说这辆车能行驶1000公里,但也能充几分钟电,但也特别安全,成本很低。那你就不用相信了,因为这是不可能的。
这一声明一发表,就立即引起社会各界的热烈讨论。一些网友认为,这些言论是针对最近听说的两家汽车公司的。
其中之一是威来,该公司在论坛召开前一周发布了150千瓦时的固态电池技术,使其能够在维莱等地继续充电1000公里。第二,GACNE即将推出可续航1000公里的石墨烯电池。广齐能源公司的经理谷辉楠(Gughenan)回答说:欧阳院院士的原话不仅能跑1000公里,而且充电速度快,而且便宜而安全,这是不可能的,人们不可能忘记那个廉价的关键词。
光启易安今年将在8分钟内推出80%的石墨烯电池,使用硅负极材料发射1000公里的电池。要实现快速充电,必须解决充电堆的问题。过去,即使有大功率充电桩,电池也无法承受,因此技术进步、推广和运行问题不能混淆。
但是,1000公里的电池能否实现呢?1.根据新能源电池的发展趋势,建造1000公里电池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2.然而,石墨烯电池的制造可能并不顺利,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指出,石墨烯电池技术几乎是不存在的。石墨烯只能在理论上提高充放电速率,但对容量的增加没有多大帮助(希望石墨烯电池能解决手机/电动汽车用户的失望),其噱头意义远大于实用价值。此外,石墨烯材料的高比表面积等性能与锂离子电池工业的技术体系不相容,应用前景渺茫。
3,1000公里加速充能的可能性也很小。超长耐久快速充电功能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动力电池本身的加长和增强,而且还需要国家电网等基础设施项目给予强有力的普遍支持。